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3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55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01.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studies on direct energy system effect on aircraft composite structures to develop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state-of-the-ar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The review begin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in the aircraft structures and highlights their particular areas of application and limitations. An overview of directed energy system is given. Some of the commonly used systems in this category are discussed 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laser energy systems are described.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re-ported regarding the aircraft composite structures subject to the effect of directed energy systems, especially the laser systems are reviewed in detail. In particularly, the general effects of laser systems and the relevant damage mechanisms against the composite structures are reported. The review draws attention to the recent research and findings in this field and is expected to guide engineers/researchers in future theoretical,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相似文献
502.
503.
针对超低轨道卫星长时间在轨飞行的轨道维持问题,分析了超低轨道平均偏心率矢量变化特性,提出了一种超低轨道维持的控制方法。分析了J2、J3摄动以及大气阻力摄动作用下超低轨道卫星偏心率矢量的变化特性;基于能量守恒原理设计了超低轨道高度维持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大气阻力摄动和速度脉冲作用下超低轨道平均偏心率的变化是稳定的,所设计的轨道维持方法不仅能够实现超低轨道高度维持,确保平均偏心率矢量收敛至平衡位置,且用于轨道维持的燃料消耗合理,能够满足长时间的超低轨道飞行要求。 相似文献
504.
针对柔性热控薄膜材料导电/绝缘多层复合、微纳尺寸厚度的结构特点,采用10~70 KeV电子辐照的方法开展了kapton基二次表面镜薄膜材料充放电特性的测试试验,获得了表面充电电位、静电放电频次等关键参数,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辐照电子在多层薄膜材料内的输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kapton基二次表面镜薄膜结构的特殊性,当辐照电子能量为 10 KeV时未发生静电放电现象,随着电子能量不断增加,薄膜材料的表面充电电位幅值与静电放电频次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且在电子能量为25 KeV时空间充放电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05.
有限质量降落伞充气动力学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空投任务中降落伞有限质量充气过程的动力学行为,基于罚函数耦合方法和网格自适应技术分析了降落伞柔性结构与周围不可压缩流场的流固耦合特性。数值模拟开伞过程伞衣三维外形变化,获得降落伞系统下落速度、阻力面积等参数;对比分析初始投放速度对降落伞开伞时间、伞衣阻力面积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开伞力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模拟降落伞系统有限质量充气过程的动力学特性,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06.
能量均衡的围捕任务分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下机器人反围捕策略研究的不断深入,水下机器人围捕变得越来越困难。为此构建一种多层环状伏击围捕模型并设计了基于围捕任务的任务分配方法,使得水下机器人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更好地完成任务。同时,考虑在围捕过程中随时间推移,系统内能量会出现消耗不均的现象,据此提出一种能量均衡方法平衡系统能量的消耗。实验证明所提出的基于多层环状围捕模型的能量均衡策略任务分配方法能有效提高围捕成功率,延长系统寿命。 相似文献
507.
潜艇服役期间涂层性能退变影响潜艇电场分布,以材料电化学极化状态为边界条件,应用边界元法建立潜艇涂层性能下降、涂层渗透腐蚀、涂层局部破损极化三种潜艇腐蚀静电场模型,从时域和频域特征对螺旋桨扰动电场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极化状态对螺旋桨扰动电场的电位信号特征及电场谐波频段影响显著。恒电位、线性极化、非线性极化三种边界条件下,螺旋桨以相同频率旋转扰动静电场时,各模型的频率成分占比差异明显。非线性边界条件下的扰动频率和2倍扰动频占比相差最大,线性边界条件下的扰动频率和2倍扰动频占比相差最小。三种边界条件下电场模型的3倍扰动频以上的谐波范围会发生改变,恒电位边界下模型谐波范围最小,非线性边界条件下谐波范围最大。 相似文献
508.
地炮火控系统的现状及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述了数字化战场的特点 ,分析了地炮射击指挥系统数字化改造的必要性 ;介绍了国外地炮射击指挥系统数字化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与设备 ;分析了国外地炮射击指挥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09.
为使单电子晶体管达到实际应用的地步,开展室温条件下相关研究成为必然。从正统理论出发,推导、计算出室温条件下单电子晶体管能否正常工作的库仑岛临界尺寸:存储器件为6.5nm,逻辑器件为1.5nm;本文还推导和计算出单电子晶体管室温下发生能量量子化效应的临界尺寸:4.7nm,并对这3种临界尺寸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另外,通过比较分析本文还得出了室温条件下,所有逻辑器件均必须考虑能量量子化效应,所有存储器件应尽量考虑能量量子化效应的结论。分析结果表明,库仑岛临界尺寸的确定对单电子晶体管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10.
为深入研究电控增压泵电磁阀电磁力与能耗特性,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电控增压泵高速电磁阀的三维静磁场仿真模型,并用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开展了驱动电流和结构参数(线圈匝数、磁极半径、工作气隙)对电控增压泵电磁阀电磁力与能耗的特性研究,得出各参数对电磁阀电磁力与能耗间的权重影响及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主副磁极半径对电磁力影响占比最大,为38.15%;驱动电流次之,占比为31.08%;线圈匝数对电磁力影响占比为17.06%;工作气隙对电磁力影响占比为13.71%。从能耗角度分析了电控增压泵电磁阀驱动电流、线圈匝数、主副磁极半径和工作气隙的占比,其中线圈匝数能耗占比最大,为54.85%;驱动电流次之,为44.99%;主副磁极半径和工作气隙能耗占比最小,仅有0.16%。 相似文献